中國時報【高有智╱調查採訪】
藍染是古老的生活工藝,藍衫布衣也是早期移民開墾的鮮明形象,曾幾何時,現代染織工業取代了傳統的植物藍染,那抹藍也逐漸消失在庶民生活當中。三峽地區曾經是北台灣的藍染業重鎮,近年來,在地方文史人士提倡下,逐漸找回「消失的藍」,三峽染工坊也透過社區媽媽的力量,深入學校和生活,讓百年菁藍找到新契機。
▲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默默耕耘,讓「藍染」在三峽老街重現風華。(姚志平攝)
三角湧染 曾經風光一時
三峽舊稱「三角湧」,古時曾是淡水河上游重要的貨運集散地,水運交通便利,也是染料植物「馬蘭」(大菁)的盛產地,形成染坊興盛聚集之地。如今的民權老街依舊林立富麗堂皇的巴洛克街屋,見證昔日山城繁華,老街上依稀可見斑駁的染坊字號,諸如林茂興、林元吉與金聯春等,不難想像當年風光一時,「三角湧染」名號聞名遐邇。
曾經消失的藍染歲月,透過社區營造的力量,一群關心社區的文史作者慢慢帶動地方熱潮,甚至催生公部門舉辦「三峽藍染節」,打響全國名號,背後重要推手就是三角湧文化協進會。
找回傳統 從做染料開始
「找到了一根藍草,也找回了開啟藍染的鑰匙。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總幹事劉美鈴是土生土長的三峽人,當地藍染早就消失了,當初因為參與台灣工藝研究所採集北部藍草的工作,她和夥伴們才逐漸瞭解這段消失的歷史,踏出學習藍染技藝的第一步。他們開始利用親摘的大菁藍草製造染料,因為完全不懂,透過耆老口述和歷史文獻慢慢摸索,第一桶染缸還長了蟲,完全失敗,不過,後來總算找到訣竅,一九九九年染出三峽消失七十多年的第一條藍巾。
為了推廣藍染技藝,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邀請學者專家開班授課,培訓社區媽媽,到師大、輔大和工藝所上課進修,甚至遠赴日本琉球與四國等地交流,成立「三峽染工坊」,開創社區產業,成為一群「藍媽媽」聚集創作的園地,協會也榮獲社區文化產業全國評比第一名。
家庭主婦 感染藍色狂想
生了三個女兒的廖寶桂,原本只是單純的家庭主婦,因緣際會參加第一期的藍染班,成為首批種子教師,生活就此充滿了「藍色狂想」。她本來就愛串珠和拼布等手工藝,初學藍染很瘋狂,不僅家中的門簾、抱枕和桌巾等,都是來自她的巧思創作,就連衣櫃也塞滿了藍染衣服,她說,每件作品都像孩子一樣,有些染衣就算是舊了,她也捨不得丟掉,「這是曾經失落的技藝,我要讓孫子知道阿嬤當年的創作。」
廖寶桂常到鄰近國小、社區大學和土城看守所等地授課,社區活動也成了家庭聚會,全家人共同參與。「我是三峽的女兒,當然有責任和義務推廣藍染。」
廖寶桂把祖師廟和三峽老街等在地特色圖騰,維妙維肖設計在藍染作品,一方面推廣藍染,也讓外界認識三峽。
不僅家庭主婦參加,退休教師也加入染工坊。國小退休教師張瑋婷是台中人,因為教書來到三峽,日久他鄉成故鄉,不僅定居在三峽,也愛上藍染工藝,長期擰乾染布,手指肌腱發炎多次,留下「扳機指」的宿疾,成為她熱愛藍染的證明。
推廣有成 染布融入生活
藍染是從土地植物滋養而生,回到庶民生活中。經過十多年的提倡,三峽社區媽媽會在家擺置染缸,染布融入生活一部份。陳明理是染工坊的資深成員,家裡的染缸已有八年歷史,染缸必須注意酸鹼度,每天都得攪拌,並且適時加糖加酒,去除雜菌,「比顧孩子更麻煩。」她對染缸心存感恩,早晚問安,常說好話,她說,人要懂得用心對待染缸,染出來的作品才會好看。
除了推廣社區工藝,三峽染工坊也進入校園,協助鄰近的中園國小推廣藍染教育,中園國小以藍染為特色學校,每年畢業典禮都會舉辦「藍染服飾走秀」,染工坊的社區媽媽也擔任顧問。
創新應用 邁向精品層次
三峽染工坊不斷創新應用藍染技法,除了服飾,也設計手提包、名片夾、筆記書、壁飾、藍染娃娃等。「我們連鴕鳥蛋都試過了。」劉美鈴說,除了布料,他們試過不同材質的藍染技法,包括木頭、竹片、石頭與雞蛋等,最近研發一系列的皮件飾品,這是國內罕見把藍染應用在皮件。
藍染皮件的設計師徐雪梅,長年旅居義大利,曾於PRADA工程部工作,因返鄉照顧年邁父親,意外成了三峽染工坊的老師,協助開發藍染皮件。染工坊希望藉此提升藍染工藝,推向精品化和客製化的層次。
藍染曾經是三峽消失的技藝,如今找到新生的面貌,這一步得來不易,也見證社區居民的力量。
(「消失與重生」專題去年三月至今所有內容,請見官網「台灣368」)
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
熱賣商品推薦 |
| | |
,窗簾,屏風,家飾,椅墊,地毯,椅墊,坐墊,家飾,窗簾,
留言列表